5月17日,結合“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的活動主題,故宮博物院開展兩項館校合作成果展示活動,呈現了在“故宮零廢棄”及綜合實踐課程方面的新成果。
為了深化學生們對“故宮零廢棄”和生態花壇的理解,故宮博物院還聯合生態花壇項目的合作機構萬科基金會,現場為師生提供了“故宮生態花壇與生物多樣性”主題導覽,希望通過藝術作品展覽與實物對照的形式,映襯出新生代對社會問題的思考與參與,也使學生對于可持續發展的責任與擔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故宮生態花壇與生物多樣性”主題導覽
來自中關村一小西二旗分校的同學們,在太和門廣場西側的教育中心外,參加了一堂特殊的綜合實踐課程。作為2023年該校開設的《文物探究項目式學習創新課程》的延伸,老師帶領同學們嘗試運用科學的方法重新解構文物,探尋其中蘊含的文化要素與背后的歷史文化內涵。
學生們通過實地觀察、動手操作、親身實驗,學習文物所蘊含的歷史信息和科學原理,更發揮創意現場完成對故宮元素的速寫,共同創作含有“故宮元素”的文創作品。從進行文物研究到了解文物修復,從文物知識學習到文化創意拓展,這堂特殊的示范課展示了師生的思辨環節,亦是對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傳承的集中體現。
學生現場創作“故宮元素”文創作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希望。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作為首屈一指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博物院將繼續堅守使命,以創新手段推進博物館教育工作,以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多樣的教育形式,拓展館校合作項目,促進文博事業與教育事業的融合發展,在向新生代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將結合遺產與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理念,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