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0日是我國的第18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為“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自信自強”。為科普宣傳故宮文物建筑預防性保護成果,增強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具體工作的認知,由故宮博物院古建部主辦、北京故宮文化遺產保護有限公司承辦的“慈寧宮、壽康宮區文物建筑價值評估公眾調查問卷活動”,于6月8日和10日在故宮慈寧宮廣場開展。
此次調查問卷共設計14道問題,調查方向包括受訪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程度,對慈寧宮、壽康宮區文物建筑的了解程度,以及對文物建筑預防性保護成果及成效的期許。值得一提的是,為響應“故宮零廢棄”環保號召,本次調查采用可擦題板答題、工作人員留影謄錄電子檔的方式進行數據收集及統計,除留言用的便箋外,問卷調查使用紙張數為零,以綠色環保理念推動博物館可持續發展。
觀眾調查結果統計顯示:約四成的參與者認為慈寧宮、壽康宮最重要的文物價值體現在重要歷史人物及事件;各有約兩成參與者認為體現在珍貴的文物展品,或作為紫禁城整體布局的一部分;另各有約一成參與者認為體現在宮殿單體建筑,或院落景觀環境;大部分參與者都認為現狀展覽內容對于觀眾了解慈寧宮、壽康宮有幫助。
調查結果還顯示,超過六成參與者認為對于慈寧宮、壽康宮的未來保護展示工作,應保存好院落格局、加強單體建筑的保養維護,有條件的情況下恢復原狀陳設;極少數參與者認為保存好建筑單體的外立面風貌,保持大殿室內結構現狀即可。
此次活動的調查結果,將成為故宮博物院內正在實際開展的慈寧宮、壽康宮區文物建筑預防性保護工作中非常關鍵的價值評估項目成果之一,為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