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lib4b"><strong id="lib4b"></strong></object>

  • <table id="lib4b"><strike id="lib4b"></strike></table>

  • <p id="lib4b"></p>

  • 從清宮藏傳佛教文物看多民族交流與交融——以羅漢唐卡為例
    ——“祥開萬象:故宮與西藏文物聯展”系列講座第七講

    時間:2023-07-11

    2023年6月30日上午,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張長虹研究員在故宮博物院作了題為“從清宮藏傳佛教文物看多民族交流與交融——以羅漢唐卡為例”的專題學術講座。張長虹老師本碩博均畢業于四川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2016-2021年6月曾就職于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現為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副所長、考古文博學院研究員、《藏學學刊》常務副主編。主要從事西藏考古與藝術、藏傳佛教文物、西藏石窟考古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主講人張長虹老師


    該講座為“祥開萬象:故宮與西藏文物聯展”系列講座第七講。講座由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主任、研究館員嚴勇老師主持,故宮博物院主辦,故宮博物院研究室和宣傳教育部聯合承辦,旭日慈善基金特別支持。講座在故宮文化資產數字化應用研究所(數字所演播廳)舉行,來自院內外50余名聽眾現場聆聽了講座。


    本次講座主要從漢藏羅漢的位號與圖像、清宮收藏的不同傳統的羅漢唐卡與漢藏羅漢畫以及乾隆皇帝重新欽定的羅漢位號等問題入手,對漢藏佛教文化中都非常流行的羅漢這一藝術題材進行了講解。


    講座現場


    主持人嚴勇老師


    羅漢、阿羅漢是梵文“arhat”的音譯,意為應供,藏文對譯為 “dgra bcom pa”。藏文中稱為“gnas brtan”,意為堅固安住,對應梵文為“sthavira”,可譯作“尊者”。羅漢信仰在漢地的真正弘傳始于唐代玄奘翻譯《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其中所記載的十六尊者的名號沿用至今。根據藏文文獻的記載,大約公元10世紀上半葉,魯梅仲群訪問漢地時看到了十六羅漢的塑像,照此繪制了十六羅漢的唐卡,此外還繪了釋迦牟尼和達摩多羅的唐卡,總計十八幅,將他們帶回了西藏的葉爾巴寺,激發了此后藏地羅漢造像和繪畫的創作。公元11世紀,來自印度的大師阿底峽將羅漢的觀修實踐和禮拜儀軌傳給了隨他進藏的三位弟子之一,后來在納塘寺傳承了下來。納塘寺第七任座主欽·南喀扎作了數部關于十六羅漢的重要供養儀軌文獻,甚至納塘寺的歷任座主也被看成是十六羅漢的化身。格魯派繼承并發揚了噶當派傳繼的十六羅漢修法傳統,五世達賴喇嘛甚至將自已也納入到了這個傳承序列中去。清代皇室尊奉格魯派,羅漢信仰也進入宮廷,在清宮佛日樓二樓和寶相樓均主供有羅漢唐卡。乾隆皇帝的國師三世章嘉呼圖克圖對龐雜的藏傳佛教神系進行整理,其中就包括十六羅漢和達摩多羅、布袋和尚的組合,但這一組合中十六羅漢的名號和座次不同于玄奘所譯的《法住記》,而是源自喀且班欽釋迦室利跋陀羅的《尊者禮供和儀軌略攝》,每位羅漢各自執持不同的法物,有著固定的圖像學特征,身份容易辨識。漢傳佛教傳統中的羅漢由于經典所記“現種種形、蔽隱圣儀”一般沒有固定的圖像學特征,除非有榜題,否則難以辨識每一尊的身份。漢、藏傳統中的羅漢的出場順序完全不同,但譯名大多相同,僅有少數幾個不同,不過常被混淆,如蘇頻陀和戍博迦,在不少著作和圖錄中,本應為戍博迦(sbed byed)的被誤認為是蘇頻陀,蘇頻陀應對應于章嘉國師《諸佛菩薩圣像贊》中的阿秘特(Abheda)。有鑒于此,張老師綜合玄奘和章嘉國師的譯名,提出了一套在面對藏式羅漢時應當使用的漢譯名。


    清宮收藏有數十套不同傳統的羅漢唐卡和漢藏羅漢畫。西藏呈進的羅漢唐卡風格上不完全相同,但均能看出明顯的漢地影響,但在圖像上均遵循的是藏地的圖像傳統。


    尊者迦諾迦伐蹉


    尊者迦諾迦跋羅墮闍


    尊者巴古拉、注荼半托迦、半托迦、戍博迦


    清宮中正殿畫佛喇嘛所畫的羅漢唐卡,畫面飽滿,有些還附有乾隆帝御制羅漢贊。張長虹老師重點介紹了乾隆五十五年、六十年中正殿畫佛喇嘛繪制的羅漢唐卡。


    尊者伐那婆斯


    清代宮廷畫家丁觀鵬、姚文瀚、莊豫德等也創作了不少羅漢繪畫,既有仿漢地貫休式羅漢畫,也有藏式羅漢畫。


    丁觀鵬創作的藏式和貫休式羅漢畫之喇乎拉(羅怙羅)尊者


    乾隆皇帝酷愛羅漢畫,對羅漢的位號進行了重新定名、排座次,并將之鐫刻、繕寫于清宮大量的羅漢題材文物上。不過,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第七和第八尊者名號錯置以及最后第十七、十八兩位的身份不定、反復更換的情況。不僅如此,大約在乾隆五十二年左右(1787),乾隆皇帝又對自己早年欽定的名號不滿意,又進行了修訂,導致各種版本御制文中羅漢的名號不一,諸本之間多達70多處的歧異,約40處與羅漢尊號有關,不過題寫在文物上的則沒有更改,因此據此可作為一個相關文物相對年代判斷的參考依據。


    丁觀鵬繪十六羅漢畫上乾隆帝欽定的羅漢位號


    本應為第七尊者嘎納嘎巴薩(迦諾迦伐蹉)的被誤定為第八尊者


    乾隆帝對羅漢定名


    最后,張老師又對漢藏羅漢組合中的最后兩位進行了討論。自元代以后,漢地羅漢組合中一般加入降龍和伏虎構成十八羅漢組合。藏地至遲在17世紀時達摩多羅和布袋和尚成為羅漢組合中的最后兩位。不過乾隆皇帝在統合漢藏羅漢傳統時,欲以一套統一的定名來使兩者相互對應,由此產生了反復糾結和多次更改,造成混亂,不過從中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盡管尊崇藏傳佛教,但對其影響至為深刻、深植于心的仍是漢地佛教的影響,因此堅持要將達摩多羅和布袋和尚對應于降龍和伏虎。


    姚文瀚畫藏式十八羅漢畫上漢藏題名不對應


    聽眾提問


    講座最后,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主任、研究館員嚴勇老師對講座進行了總結和點評,他高度肯定了講座的學術價值,通過運用圖像學的方法、文獻和文物相對照,對漢藏傳統中的羅漢圖像進行了清晰的梳理,不僅指出了今人的謬譯,還找到了乾隆皇帝的失誤,這背后是扎實的基礎研究和寬闊的學識視野,從清宮羅漢唐卡這一題材切入很好地揭示了多民族之間的交流交融,與本院正在進行的展覽主題亦十分契合。在觀眾互動環節,張老師解答了聽眾提出的問題,講座持續一個半小時后,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熱心的聽眾久久不愿散去。

    問題反饋
    圖書館

    圖書館

    視聽館

    視聽館

    故宮旗艦店

    故宮旗艦店

    全景故宮

    全景故宮

    v故宮

    v故宮

    欧美成年视频在线观看,特黄三级片在线免费观看,男人在线免费视频,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影片

  • <object id="lib4b"><strong id="lib4b"></strong></object>

  • <table id="lib4b"><strike id="lib4b"></strike></table>

  • <p id="lib4b"></p>

  •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