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地紅彩開光“福祿壽喜”碗,清同治,高8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6.3厘米。
碗直口微敞,深腹,圈足??陲椊鸩?,內壁紅地繪粉彩如意云紋和纏枝葫蘆紋,外腹黃釉錦紋地上繪紅彩如意云紋,主題圖案為四個圓形開光,內分別為“?!?、“祿”、“壽”、“喜”四個楷書紅字,每個字周邊都配有五只蝙蝠和一周如意紋,含“五蝠捧壽”之意。外底黃釉地上繪筆、錠、如意組合圖案,寓意“必定如意”。
此碗在黃釉地上飾多種紋樣,突出了吉祥寓意,這是晚清同治、光緒、宣統三朝瓷器裝飾的共同風格。此碗是同治皇帝的大婚用器。 此技法始于明宣德年間,嘉靖彩瓷中經常使用,多以黃釉為地,紅彩涂繪,留出黃地圖案構成主題紋飾,有的兼有劃花。與之相反的還有一種紅地黃彩,裝飾效果與黃地紅彩相似。此類紅上黃或黃上紅品種之器型有瓶、蓋罐、碗、方杯、盤等。民國時有少量仿品?! ?/span> 我國傳統裝飾技法之一。即為使器物上的裝飾變化多樣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狀(如扇形、蕉葉形、菱形、心形、桃形、圓形等)的空間,其內飾以圖紋。
釉上彩品種之一。與五彩相對而言,故亦稱軟彩。創燒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兩代。粉彩在彩繪中以渲染表現明暗,使每一種顏色都有不同層次的變化?!讹嬃鼾S說瓷》中說“軟彩又名粉彩,謂彩色稍淡,有粉勻之也,硬彩華貴而深凝,粉彩艷麗而清逸?!狈鄄实氖├L工藝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蕓香油調合。乾隆時的清宮檔案對粉彩則稱之為“洋彩”。
中國傳統裝飾花紋之一。所繪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葉相互纏繞,構成四方連續或二方連續的圖案,統一中寓變化。有纏枝蓮、纏枝菊、纏枝牡丹和纏枝寶相花等多種紋樣。
低溫黃釉瓷器創燒于明洪武時的景德鎮官窯,以后各朝多有燒造。以“黃”與“皇”諧音,故以黃色象征皇家的尊貴,黃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黃釉瓷器均采用兩次燒成,即先高溫燒成澀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黃釉,再入窯經850-900℃烘燒而成。由于黃釉瓷器常以澆釉法施釉,故有“澆黃”之稱。對于顏色嬌嫩如雞油者,人們又稱之為“嬌黃”或“雞油黃”。統觀歷史上的黃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產品最受稱道,被視為黃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潔,釉色淺淡嬌嫩。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諸多弘治黃釉瓷器來看,其呈色幾無差異,表明當時黃釉瓷器燒造技術之嫻熟。
云形紋飾之一。如意是古人使用的器物,其形為長柄微曲,接靈芝或云朵形頭。宋代以后一些工藝品上的云朵圖案往往繪成如意頭的形狀,稱如意云。
五蝠,即五福。明朝劉三吾等奉敕撰《書傳會選》卷四云:五福者,“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弊⒃疲骸叭擞袎鄱竽芟碇T福,故壽先之,富者有廩祿也,康寧者無患難也,修好德者樂其道也,考終命者順其正也。以王道言之,壽者尊賢養老也,富者利用厚生也,康寧者老安少懷也,修好德者任賢使能也,考終命者封謚如法送之以禮也,以福之急緩為先后?!蔽弪鹋鯄蹫楣糯鄣某S妙}材。一種裝飾圖案。在圓形的壽字周圍環繞5只蝙蝠,利用蝠與福的諧音,寓吉祥福壽之意。TAG標簽耗時:0.02976608276367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