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在近百萬件藏品中,陶瓷器占約三十五萬件。另外,還收藏有數千件實物資料和自1949年以來故宮博物院研究人員從全國各地150多個重要窯口采集的3萬多片瓷片標本。
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在近百萬件藏品中,陶瓷器占約三十五萬件。另外,還收藏有數千件實物資料和自1949年以來故宮博物院研究人員從全國各地150多個重要窯口采集的3萬多片瓷片標本。
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在近百萬件藏品中,陶瓷器占約三十五萬件。另外,還收藏有數千件實物資料和自1949年以來故宮博物院研究人員從全國各地150多個重要窯口采集的3萬多片瓷片標本。
宮廷使用和收藏陶瓷器至遲可上溯至唐朝。唐、五代時,朝廷曾旨令一些制瓷質地優良的窯場燒造貢瓷,《國史補》、《元和郡縣圖志》和《新唐書·地理志》中有河南白瓷和浙江越窯青瓷向長安進貢的記載。宋代,朝廷先是令一些制瓷質量較好的窯場如定窯、耀州窯等燒造貢瓷,而后設立汝窯、鈞窯、修內司官窯、郊壇下官窯等官辦瓷窯,專門燒造宮廷用瓷。至明代初期,皇室已收藏了數量可觀的宋代名窯瓷器。明、清兩代朝廷均在景德鎮設御窯廠,并選派督陶官駐廠或命地方官監造,不惜工本,大量燒造宮廷用瓷。從《明史》、《明實錄》、《大明會典》、《江西省大志·陶書》、《瓷務事宜示諭稿·序》、《陶成紀事》等有關記載看,其燒造數量十分驚人。如明宣德八年,應專掌御膳的機構尚膳監之要求,一次燒造各樣瓷器四十四萬三千五百件。清雍正六年至十三年“計費帑金數萬,而制進圓琢等器不下三四十萬件”。至清末皇宮內保存的陶瓷器達數十萬件之巨。
目前這些瓷器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國內外其他一些博物館及私人也有零星收藏,其中僅北京故宮博物院即收藏約三十二萬件。許多聞名于世的精品,如唐代邢窯白釉葵口碗,宋代汝窯三足樽、哥窯魚耳爐、官窯弦紋瓶、鈞窯月白釉出戟尊、龍泉窯青釉鳳耳瓶、定窯孩兒枕,元代藍釉白龍紋盤,明代永樂青花壓手杯、宣德青花梵文出戟蓋罐、成化斗彩雞缸杯、弘治黃釉描金獸耳罐、萬歷五彩鏤空云鳳紋瓶,清代康熙紫紅地琺瑯彩纏枝蓮紋瓶、雍正琺瑯彩雉雞牡丹紋碗、乾隆各種釉彩大瓶等,均屬于原清宮舊藏品。新中國成立后,通過國家有關部門撥交、個人捐獻、出土流散文物征集等方式,使故宮博物院的陶瓷收藏日益豐厚,并彌補了原清宮收藏品在某些年代方面的欠缺。
如今,故宮博物院所藏中國古代陶瓷可謂自成體系,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中國陶瓷生產八千年延綿不斷的歷史。特別是所藏宋代五大名窯及明、清官窯瓷器,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在世界上均堪稱首屈一指。
論文名稱 | 作者 | 發表處 | 時間 |
---|---|---|---|
《鎮院之寶——德化窯白釉雕鶴鹿老人像》 | 《紫禁城》 | 2020年06期 | |
《瓷上蓮——歷代瓷器上的蓮花紋樣》 | 陳克倫 | 《紫禁城》 | 2020年06期 |
《龍泉窯厚釉技術和粉青釉瓷器的燒造》 | 沈岳明 | 《故宮博物院院刊》 | 2020年05期 |
《景德鎮瓷器生產“二元配方”起源初探——兼論高嶺土開發史》 | 肖紅艷、艾沁哲、崔劍鋒 | 《故宮博物院院刊》 | 2020年05期 |
《淺談景德鎮出土明代仿龍泉窯瓷器》 | 方婷婷、江建新 | 《故宮博物院院刊》 | 2020年05期 |
《長沙窯的“胡風”與中古長江中游社會變遷》 | 李梅田 | 《故宮博物院院刊》 | 2020年05期 |